普华永道:中国汽车产能过剩最高达28.5%
发布日期:2013-02-27 14:02

网易汽车综合2月25日报道 12月14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一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指出,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市场获得大量来自全球的代工合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成为威胁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2011年中国轻型汽车生产量为1540万台,全球生产量为7470万台,中国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20.6%。普华永道预计,2018年全球轻型汽车生产量将达到1.06亿台,而中国会达到2730万台,占25.7%。

普华永道称,实际上产能过剩也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2011年全球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比重为21.9%,并将在五年内维持在20%以上。

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全球性产业,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给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蒙上阴影,影响消费者的信心。”

具体到中国,2011到2018年期间,2012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会达到最高点,占28.5%。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为15%。对于汽车整车行业来说,产能利用率达到75%-8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85%是大型汽车企业达到盈利的门槛。

普华永道亚太区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托马斯?麦卡金(Thomas McGuckin)说,“在这种情况下,当一系列的扩产计划最终使得产能过剩水平过高,会最终迫使行业整合。”

不过,虽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从2012年至2018年,轻型车生产商的产能利用率将会逐渐回升。2015年,合资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将超过85%,其回升幅度将一直高于国内厂商。

普华永道认为,虽然大城市的限牌政策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产消费者的换车需求,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汽车需求,以及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强力推动,都是引起产能利用率继续攀升的可能性因素。

“从市场来看,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不会影响整个中国市场,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150个规模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麦卡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