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主任应邀出席2024上海汽车文化节汽车文化论坛
发布日期:2024-04-15 15:04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
图片

       4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主任陈刚应上海汽车博物馆邀请,参加2024上海汽车文化节汽车文化论坛。此次论坛以“讲好中国汽车故事,助力汽车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聚集了来自全国汽车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等意见领袖,共同探讨中国汽车文化所面临的机遇与发展。

图片

       本次论坛围绕汽车文化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2大主题演讲和2场互动沙龙来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汽车故事。

       从汽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上,嘉宾们分别对汽车文化的定义、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汽车文化面向受众的多元化传播实践以及汽车文化的IP创造和打磨等角度,为我们诠释了一幅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宏图。

       嘉宾们也探讨了中国汽车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文化产品向文化产业的拓展、文化生态向文化现象的升华以及文化IP向城市文化名片具化进行了中外差异化的解读。同时也探讨了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全新汽车文化形式和表现的畅想。从理论研讨到现实案例为参会代表做了深刻且生动的剖析。

       从汽车文化的跨界与传播角度上,分别从汽车赛事、汽车文创集市及汽车旅行的角度诠释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实践经验。通过生活活泼的图文视频形式向与会代表展现了不同汽车文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精彩的故事。

       在“泛娱乐化时代,做好汽车文化的载体”探讨未来中国汽车文化发展方向,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能否会催生全新的汽车文化形态这一话题上。陈刚主任谈及到,从文化的定义上来看,它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时间实践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汽车文化是无法脱离汽车用户而独立存在的。而构建汽车文化的关键要素则是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圈层效应。汽车俱乐部是这些圈层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载体,而汽车文化又是汽车俱乐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

       陈刚认为,中国的汽车文化与国外不同之处在于用户参与度。中国的汽车文化是随手文化,通过购车、养车、用车的方方面面呈现不同的文化沉淀。如果说得更生动些,中国的汽车文化是“T”型的;而国外的汽车文化形式更注重不断专研的“I”型文化。中国的汽车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更适合泛娱乐时代的特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汽车文化已经从车外文化向车内文化转变,从机械文化向数字文化转型,这正是中国汽车文化全新的发展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