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大中华区新总裁“哈佛高材”杨跃思博士!破局之道
发布日期:2025-10-28 10:10 来源:爱卡汽车

近日,法拉利大中华区总裁杨跃思博士接受了其工作履新后的首次一对一采访。这位拥有哈佛MBA学位、经济学博士背景的“新舵手”,在与网上车市CEO,同时也是法拉利车主的徐翀先生沟通时,言语间既展现了对品牌传统的敬畏,更流露着直面挑战的笃定。

产品逻辑革新:从改款到迭代的底气

法拉利Amalfi的登场,打破了California T与Portofino M延续的中期改款传统,也成为杨跃思解读品牌战略的首个切口。“Roma硬顶与敞篷版已实现定位分化,再推改款意义有限。”他的表述直指法拉利的技术自信——相较于渐进式升级,品牌更愿以全新车型彰显突破。

这款定价259.85万起的2门4座硬顶跑车,被寄予拓展新用户的厚望。当被问及销量预期时,杨跃思重申了法拉利“比市场需求少一台”的核心商业模式,同时明确其战略价值:“它将吸引更多首次接触法拉利的客户加入跃马大家庭。”在超豪华市场增速放缓的当下,这种“稀缺性+拓客性”的平衡,正是法拉利抵御周期波动的关键。

十年战略落地:16款新车背后的用户思维

对于2026至2030年每年4款新车的密集规划,杨跃思将其解读为“不同的法拉利,献给不同的你”理念的深化。这一战略并非凭空而来——过去5年间,法拉利已成功推出15款新车,而即将落地的16款产品,将进一步覆盖多元驾驶场景与需求。

“每款车都承载跃马的驾驶激情,但适配的场景截然不同。”他强调,这种产品多元化并非数量堆砌,而是为了深化客户与品牌的情感联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攻势将同步衔接动力系统转型:到2030年,燃油、混动、纯电车型将形成40%、40%、20%的全球配比。

面对“中国市场配比会否不同”的追问,杨跃思展现了务实与谦逊:“刚接任就预测为时尚早,我需要时间读懂中国市场与跃马社群的真实需求。”

市场破局:在放缓中锚定韧性

“不仅是超豪华汽车,整个奢侈品行业都面临放缓。”杨跃思并未回避市场挑战,但他更愿意关注积极信号:“希望市场已逐步触底,未来有望回暖。”这份信心源于双重支撑:法拉利全球层面的战略定力,以及大中华区跃马车迷与车主构成的庞大社群基础。

作为曾在澳新市场实现业务增长的操盘手,他将全球经验与中国实际做了清晰切割:“大学教会我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科学的思考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正契合法拉利全球CEO倡导的决策逻辑——深入分析后再理性行动。在他看来,应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既需要总部战略的支撑,更离不开本地化的精准洞察。

履新初心:于挑战中读懂中国

“我热爱挑战,从不安于舒适区。”当被问及为何接手这一“困难职位”时,杨跃思的回答坦诚而有力。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兴趣,让这场职业选择超越了商业范畴——“这个既有悠远历史,又能让人置身未来的国家,能带来独一无二的成长。”

这种敬畏之心贯穿专访始终。谈及多学位背景的应用,他直言“或许永远无法完全读懂中国”,但会以谦逊态度深耕市场;聊到友商产品观察,他明确聚焦商业运营本职,却不回避对中国电动化成就的认可。而当被问及最爱车型时,一句“永远是下一款法拉利”的回应,既彰显了对品牌创新的信心,也暗含着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持续带来超越期待的产品。

在超豪华市场的调整期,杨跃思的到来恰逢其时。他手握三大底牌:法拉利年均4款新车的产品攻势、燃油与新能源并行的动力布局、以及十载全球运营积累的经验。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中国用户的认可。正如他所言,一切有待实践检验——而这位跃马新舵手,已带着对挑战的热忱与对市场的敬畏,开启了他的中国征程。